通功易事是什么意思
謂人各有業,互通有無。 國語辭典用不同行業的產品做交換,來代替一行業所不能做的其他工作。比喻分工合作,互通有無。《孟子.滕文公下》:「子不通功易事,以羨補不足,則農有余粟,女有余布?!?/p>
成語解釋 | 分工合作,互通有無,拿多余的換沒有的。 |
---|---|
成語出處 | 先秦 孟軻《孟子 滕文公下》:“子不通功易事,以羨補不足,則農有余粟,女有余布?!?/td> |
常用程度 | |
感情色彩 | 中性成語 |
成語用法 | 聯合式;作謂語;含褒義 |
成語結構 | 聯合式成語 |
產生年代 | 古代成語 |
成語正音 | |
成語辨形 | |
近義詞 | 通工易事 |
反義詞 | |
成語例子 | 于是通功易事,擇其公且賢者,立而為之君。(嚴復《辟韓》) |
成語謎語 |
用不同行業的產品做交換,來代替一行業所不能做的其他工作。比喻分工合作,互通有無。《孟子.滕文公下》:「子不通功易事,以羨補不足,則農有余粟,女有余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