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語分開解釋
不櫛 : 1.不束發。櫛,古代男子束發用的梳篦。2."不櫛進士"的省稱。3.謂落發為僧。進士 : 科舉時代稱殿試考取的人。
不櫛進士是什么意思
唐·劉納言《諧噱錄?不櫛進士》:“關圖有妹能文,每語人曰:‘有一進士,所恨不櫛耳。’”后因以“不櫛進士”稱有文才的女子。
國語辭典櫛,古人用來束發的梳篦。不櫛進士形容有文才的女子。《諧噱錄.不櫛進士》:「關圖有妹能文。每語人曰:『有一進士,所恨不櫛耳。』」
成語解釋 | 櫛:梳頭。不綰髻插簪的進士。舊指有文采的女人。 |
---|---|
成語出處 | 唐 朱揆《諧噱錄 不櫛進士》:“關圖有妹能文,每語人曰:‘有一進士,所恨不櫛耳。’” |
常用程度 | |
感情色彩 | 中性成語 |
成語用法 | 作主語、賓語;用于女性 |
成語結構 | 偏正式成語 |
產生年代 | 古代成語 |
成語正音 | |
成語辨形 | |
近義詞 | |
反義詞 | |
成語例子 | |
成語謎語 | 才女 |
唐·劉納言《諧噱錄?不櫛進士》:“關圖有妹能文,每語人曰:‘有一進士,所恨不櫛耳。’”后因以“不櫛進士”稱有文才的女子。
國語辭典櫛,古人用來束發的梳篦。不櫛進士形容有文才的女子。《諧噱錄.不櫛進士》:「關圖有妹能文。每語人曰:『有一進士,所恨不櫛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