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逐顏開是什么意思
笑容滿面,喜形于色
宋江見了,喜從天降,笑逐顏開。——《水滸傳》
國語辭典心中喜悅而眉開眼笑的樣子。《京本通俗小說.西山一窟鬼》:「教授聽得說罷,喜從天降,笑逐顏開,道:『若還真個有這人時,可知好哩!』」《初刻拍案驚奇.卷一》:「那主人聽得肯賣,不覺喜從天降,笑逐顏開。」也作「喜逐顏開」。近喜笑顏開反顰眉蹙額,愁眉不展,愁眉苦臉,愁眉鎖眼
成語解釋 | 笑得使面容舒展開來。形容滿臉笑容;十分高興的樣子。逐:驅使;顏:臉面。 |
---|---|
成語出處 | 明 凌蒙初《初刻拍案驚奇》:“母親方才轉憂為喜,笑逐顏開道:'虧得兒子崢嶸有日,奮發有時。” |
常用程度 | 常用成語 |
感情色彩 | 褒義成語 |
成語用法 | 主謂式;作謂語、定語、補語;含褒義 |
成語結構 | 主謂式成語 |
產生年代 | 古代成語 |
成語正音 | 逐,不能讀作“zú”。 |
成語辨形 | 逐,不能寫作“遂”。 |
近義詞 | 眉開眼笑 、喜眉笑眼 |
反義詞 | 憂心忡忡 、悶悶不樂 |
成語例子 | 陳殘云《山谷風煙》第38章:“大多數人都很滿意,笑逐顏開,連劉財發家都分了一張八仙桌。” |
成語謎語 | 嬰兒見了媽 |
笑容滿面,喜形于色
宋江見了,喜從天降,笑逐顏開。——《水滸傳》
國語辭典心中喜悅而眉開眼笑的樣子。《京本通俗小說.西山一窟鬼》:「教授聽得說罷,喜從天降,笑逐顏開,道:『若還真個有這人時,可知好哩!』」《初刻拍案驚奇.卷一》:「那主人聽得肯賣,不覺喜從天降,笑逐顏開。」也作「喜逐顏開」。近喜笑顏開反顰眉蹙額,愁眉不展,愁眉苦臉,愁眉鎖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