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解釋 | 愧:慚愧,羞愧。從心里感到?jīng)]有什么可愧疚的。指沒有對不起人的地方而心境坦然。亦作“于心不愧”。 |
---|---|
成語出處 | 宋·王令《謝劉成父》:“塵埃隔眼逢何晚,氣類相期久愈堅(jiān),以義求人今遂得,于心無愧果為賢。” |
常用程度 | 一般成語 |
感情色彩 | 中性成語 |
成語用法 | 作謂語、賓語、定語;用于處事 |
成語結(jié)構(gòu) | 偏正式成語 |
產(chǎn)生年代 | 近代成語 |
成語正音 | |
成語辨形 | |
近義詞 | 問心無愧 |
反義詞 | 問心有愧 |
成語例子 | 這叫做知恩報(bào)恩,雖告知天地鬼神,亦于心無愧。★明·明教中人《好逑傳》第六回 |
成語謎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