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語分開解釋
一毫 : 1.一根毫毛。比喻極小或很少。《列子.楊朱》:"古之人損一毫利天下不與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人人不損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千里 : 1.指路途遙遠(yuǎn)或面積廣闊。
一毫千里是什么意思
語本《禮記?經(jīng)解》:“《易》曰‘君子慎始;差若豪(毫)牦,繆以千里’。”
成語解釋 | 語本《禮記·經(jīng)解》:“《易》曰‘君子慎始;差若豪(毫)牦,繆以千里’。”《大戴禮記·保傅》:“《易》曰‘正其本,萬物理;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故君子慎始也。”盧辯注:“據(jù)《易說》言也。”謂差錯雖微,造成的危害甚大。 |
---|---|
成語出處 | 語出《禮記·經(jīng)解》:“《易》曰‘君子慎始;差若豪(毫)牦,繆以千里’。”《大戴禮記·保傅》:“《易》曰‘正其本,萬物理;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故君子慎始也。”盧辯注:“據(jù)《易說》言也。” |
常用程度 | 一般成語 |
感情色彩 | 中性成語 |
成語用法 | 作賓語、定語;用于比喻句 |
成語結(jié)構(gòu) | 緊縮式成語 |
產(chǎn)生年代 | 古代成語 |
成語正音 | |
成語辨形 | |
近義詞 | |
反義詞 | |
成語例子 | 清·空石長者《五星捉脈·論穴星葬法》:“所謂一毫千里,一指萬山也。” |
成語謎語 |
語本《禮記?經(jīng)解》:“《易》曰‘君子慎始;差若豪(毫)牦,繆以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