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語分開解釋
雌黃 : 一種礦物名。可制顏料、褪色劑等,古代常用來涂改文字。故稱亂改文字、胡亂評論為“妄下雌黃”,稱隨便亂說為“信口雌黃”。口中雌黃是什么意思
謂隨口更改言論不當處,如用雌黃蘸筆,涂改錯字。 國語辭典雌黃,古代用來涂蓋寫錯的字。口中雌黃為稱贊王衍能隨口更正說錯的話。見《晉書.卷四三.王戎傳》。后比喻不顧事實真相,隨口批評。《幼學瓊林.卷二.身體類》:「口中雌黃,言事而多改移。」也作「信口雌黃」。
成語解釋 | 雌黃:即雞冠石,過去寫字用黃紙,寫錯了就用雌黃涂沫后重寫。隨口更改說得不恰當的話。比喻言論前后矛盾,沒有一定見解。 |
---|---|
成語出處 | 晉 孫盛《晉陽秋》:“王衍字夷甫,能言,于意有不安者,輒更易之,時號口中雌黃。” |
常用程度 | |
感情色彩 | 中性成語 |
成語用法 | 偏正式;作賓語;比喻言論前后矛盾 |
成語結構 | 偏正式成語 |
產生年代 | 古代成語 |
成語正音 | |
成語辨形 | |
近義詞 | 言而無信 、出爾反爾 |
反義詞 | |
成語例子 | 議論反復曰口中雌黃。(宋 胡繼宗《書言故事 事物譬類》) |
成語謎語 |
雌黃,古代用來涂蓋寫錯的字。口中雌黃為稱贊王衍能隨口更正說錯的話。見《晉書.卷四三.王戎傳》。后比喻不顧事實真相,隨口批評。《幼學瓊林.卷二.身體類》:「口中雌黃,言事而多改移。」也作「信口雌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