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語分開解釋
溫良 : 1.溫和善良。溫良恭儉讓是什么意思
儒家所倡導的五種德行:溫和,善良,嚴肅,節儉,謙遜。
溫良恭儉讓的網絡解釋
【成語故事 】春秋時期,子禽問孔子學生子貢為什么孔子每到一個國家都能聽到該國的政事,子貢回答:他老人家溫和、善良、恭敬、儉樸、謙讓,他用這樣的態度去對待別人,別人自然會把政事告訴他,這是他與眾不同的品德,也是與別人聽到政事方式不同的原因。溫,和厚也。良,易直也。恭,莊敬也。儉,節制也。讓,謙遜也。五者,夫子之盛德光輝接于人者也。
成語解釋 | 原意為溫和、善良、恭敬、節儉、忍讓這五種美德。這原是儒家提倡待人接物的準則。現也形容態度溫和而缺乏斗爭性。 |
---|---|
成語出處 | 先秦 孔子《論語 學而》:“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 |
常用程度 | |
感情色彩 | 中性成語 |
成語用法 | 聯合式;作謂語、定語、賓語;形容態度溫和而缺乏斗爭性 |
成語結構 | 聯合式成語 |
產生年代 | 古代成語 |
成語正音 | |
成語辨形 | |
近義詞 | 溫良儉讓、溫良恭儉 |
反義詞 | |
成語例子 | 王朔《無人喝彩》:“你看著那么雅致那么從容不迫——那樣溫良恭儉讓。” |
成語謎語 |
儒家所倡導的五種德行:溫和,善良,嚴肅,節儉,謙遜。
【成語故事 】春秋時期,子禽問孔子學生子貢為什么孔子每到一個國家都能聽到該國的政事,子貢回答:他老人家溫和、善良、恭敬、儉樸、謙讓,他用這樣的態度去對待別人,別人自然會把政事告訴他,這是他與眾不同的品德,也是與別人聽到政事方式不同的原因。溫,和厚也。良,易直也。恭,莊敬也。儉,節制也。讓,謙遜也。五者,夫子之盛德光輝接于人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