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語分開解釋
逍遙 : 悠然自得的樣子:逍遙自?┰冢?逍遙法外。自得 : 自以為得意:洋洋自得|悠閑自得。
逍遙自得是什么意思
形容無拘無束,自由自在。語本《莊子.讓王》:"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遙于天地之間,而心意自得。" 國語辭典自由自在、無拘無束。《文選.潘岳.閑居賦序》:「于是覽止足之分,庶浮云之志,筑室種樹,逍遙自得。」《野叟曝言.第五九回》:「以此收攝身心,屏絕嗜欲,可以寡過,可以養(yǎng)生,性命雙修,逍遙自得。」也作「逍遙自在」、「自在逍遙」。
成語解釋 | 無拘無束,安閑自得。 |
---|---|
成語出處 | 先秦 莊周《莊子 讓王》:“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遙于天地之間,而心意自得。” |
常用程度 | 常用成語 |
感情色彩 | 中性成語 |
成語用法 | 聯(lián)合式;作謂語、定語、狀語;用于人 |
成語結(jié)構(gòu) | 聯(lián)合式成語 |
產(chǎn)生年代 | 古代成語 |
成語正音 | |
成語辨形 | |
近義詞 | 悠然自得 、逍遙自在 |
反義詞 | |
成語例子 | 茅盾《森林中的紳士》:“很有教養(yǎng)似的邊走邊哼,逍遙自得,無所用心,宛然是一位樂天派。” |
成語謎語 |
自由自在、無拘無束。《文選.潘岳.閑居賦序》:「于是覽止足之分,庶浮云之志,筑室種樹,逍遙自得。」《野叟曝言.第五九回》:「以此收攝身心,屏絕嗜欲,可以寡過,可以養(yǎng)生,性命雙修,逍遙自得。」也作「逍遙自在」、「自在逍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