畏影而走是什么意思
1.見"畏影避跡"。 國語辭典害怕自己的身影而努力逃跑。語本《莊子.漁父》:「人有畏影惡跡,而去之走者,舉足愈數而跡愈多,走愈疾,而影不離身,自以為尚遲,疾走不休,絕力而死。」比喻不明事理,庸人自擾。宋.歐陽修〈六一居士傳〉:「子欲逃名者乎,而屢易其號。此莊生所誚畏影而走乎,日中者也。」近畏影惡跡
成語解釋 | 比喻庸人自擾。亦作“畏影惡跡”。 |
---|---|
成語出處 | 宋·歐陽修《六一居士傳》:“子欲逃名者乎,而屢易其號,此莊生所消畏影而走乎曰中者也。” |
常用程度 | 一般成語 |
感情色彩 | 中性成語 |
成語用法 | 作謂語、定語;指不明事理 |
成語結構 | 偏正式成語 |
產生年代 | 古代成語 |
成語正音 | |
成語辨形 | |
近義詞 | 畏影避跡 |
反義詞 | |
成語例子 | |
成語謎語 |
害怕自己的身影而努力逃跑。語本《莊子.漁父》:「人有畏影惡跡,而去之走者,舉足愈數而跡愈多,走愈疾,而影不離身,自以為尚遲,疾走不休,絕力而死。」比喻不明事理,庸人自擾。宋.歐陽修〈六一居士傳〉:「子欲逃名者乎,而屢易其號。此莊生所誚畏影而走乎,日中者也。」近畏影惡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