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語分開解釋
靡然 : 1.草木順風而倒貌。喻望風響應﹐聞風而動。2.頹靡貌。向風 : 仰慕的意思:天下學士,靡然向風。
靡然向風是什么意思
1.亦作"靡然鄉風"。亦作"靡然向風"。 2.謂群起效尤而成風氣。 國語辭典紛紛學習、追隨而成一種風氣。南朝梁.陸倕〈石闕銘〉:「興建庠序,啟設郊丘,一介之才必記,無文之典咸秩,于是天下學士靡然向風。」唐.韋嗣立〈請崇學校疏〉:「陛下誠能下明制,發德音,廣開庠序,大敦學校……則四海之內靡然向風,延項舉足,咸知所向。」也作「靡然鄉風」、「靡然從風」。
成語解釋 | 亦作“靡然鄉風”。亦作“靡然鄉風”。謂群起效尤而成風氣。 |
---|---|
成語出處 | 《晉書·儒林傳序》:“故縉紳之士靡然向風,余芳遺烈,煥乎可紀者也。” |
常用程度 | 一般成語 |
感情色彩 | 中性成語 |
成語用法 | 作謂語;指形成風氣 |
成語結構 | 偏正式成語 |
產生年代 | 古代成語 |
成語正音 | |
成語辨形 | |
近義詞 | 靡然從風 |
反義詞 | |
成語例子 | 胡蘊玉《序》:“于是有無文學之士,靡然向風。” |
成語謎語 |
紛紛學習、追隨而成一種風氣。南朝梁.陸倕〈石闕銘〉:「興建庠序,啟設郊丘,一介之才必記,無文之典咸秩,于是天下學士靡然向風。」唐.韋嗣立〈請崇學校疏〉:「陛下誠能下明制,發德音,廣開庠序,大敦學校……則四海之內靡然向風,延項舉足,咸知所向。」也作「靡然鄉風」、「靡然從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