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語分開解釋
竹馬 : 1.兒童游戲時當馬騎的竹竿。《后漢書.郭伋傳》:"始至行部,到西河美稷,有童兒數百,各騎竹馬,道次迎拜。"后用為稱頌地方官吏之典。2.即薅馬。南方農村耘稻時所用的一種農具。竹馬之好是什么意思
1.謂兒童時期的交誼。 國語辭典比喻幼年時的友誼。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方正》:「帝曰:『卿故復憶竹馬之好不?』」
竹馬之好的網絡解釋
竹馬之好,zhú mǎ zhī hǎo,漢語詞語,意思是指少年時騎竹馬為戲之友。
成語解釋 | 竹馬:小孩當馬騎的竹竿。童年時代就要好的朋友 |
---|---|
成語出處 |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方正》:“帝曰:‘卿故復憶竹馬之好不?’靚曰:‘臣不能吞炭漆身,今日復睹圣顏。’因涕灑百行,帝于是慚悔而出。” |
常用程度 | 一般成語 |
感情色彩 | 中性成語 |
成語用法 | 作賓語;指好朋友 |
成語結構 | 偏正式成語 |
產生年代 | 古代成語 |
成語正音 | |
成語辨形 | |
近義詞 | 竹馬之交 、竹馬之友 |
反義詞 | |
成語例子 | |
成語謎語 |
比喻幼年時的友誼。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方正》:「帝曰:『卿故復憶竹馬之好不?』」
竹馬之好,zhú mǎ zhī hǎo,漢語詞語,意思是指少年時騎竹馬為戲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