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之詞是什么意思
爭執(zhí)的雙方中一方所說的話
國語辭典單方面或只是部分的理由、說詞。《三國演義.第二六回》:「明公只聽一面之詞,而絕向日之情耶?」《文明小史.第二八回》:「縣里聽了一面之詞,將田主著實訓飭一頓,斥退不理。」
成語解釋 | 單方面的言辭;即某一個方面的意見。 |
---|---|
成語出處 |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今日若聽此一面之詞,楊儀等必投魏矣。” |
常用程度 | 常用成語 |
感情色彩 | 中性成語 |
成語用法 | 偏正式;作賓語;用于否定句 |
成語結構 | 偏正式成語 |
產(chǎn)生年代 | 古代成語 |
成語正音 | 之,不能讀作“zī”。 |
成語辨形 | 詞,不能寫作“辭”。 |
近義詞 | 偏聽偏信 、一面之辭 |
反義詞 | 兼聽則明 |
成語例子 | 在這件事情上,我們不能只聽一面之詞,必須全面了解情況,然后再做處理。 |
成語謎語 | 司;單方告別 |
爭執(zhí)的雙方中一方所說的話
國語辭典單方面或只是部分的理由、說詞。《三國演義.第二六回》:「明公只聽一面之詞,而絕向日之情耶?」《文明小史.第二八回》:「縣里聽了一面之詞,將田主著實訓飭一頓,斥退不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