惻隱之心是什么意思
指對別人的不幸產生的同情憐憫之心。
國語辭典同情憐憫之心。《孟子.公孫丑上》:「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警世通言.卷二一.趙太祖千里送京娘》:「俺與你萍水相逢,出身相救,實出惻隱之心,非貪美麗之貌。」也作「惻怛之心」。
成語解釋 | 惻:悲傷;隱:傷痛;惻隱:對遭受不幸的人表示同情。指憐憫受苦受難者的心情。 |
---|---|
成語出處 | 戰國 鄒 孟軻《孟子 公孫丑上》:“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 |
常用程度 | 常用成語 |
感情色彩 | 中性成語 |
成語用法 | 偏正式;作賓語;指有同情心 |
成語結構 | 偏正式成語 |
產生年代 | 古代成語 |
成語正音 | 惻,不能讀作“chè”。 |
成語辨形 | 惻,不能寫作“側”或“測”。 |
近義詞 | 悲天憫人 |
反義詞 | 鐵石心腸 、落井下石 |
成語例子 | 此人為官清正,作事廉明,每懷惻隱之心,常有仁慈之念。(明 施耐庵《水滸全傳》第十三回) |
成語謎語 | 則 |
指對別人的不幸產生的同情憐憫之心。
國語辭典同情憐憫之心。《孟子.公孫丑上》:「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警世通言.卷二一.趙太祖千里送京娘》:「俺與你萍水相逢,出身相救,實出惻隱之心,非貪美麗之貌。」也作「惻怛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