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語分開解釋
神色 : 臉色,態度:神色極不自然|神色焦慮。神色不動是什么意思
遇到意外或緊張的情勢,能鎮靜對待,不改容貌
國語辭典面色、態度不因外在事物而改變。形容遇事鎮靜,臨危不變。《太平廣記.卷一一六.杜子春》:「俄而猛虎毒龍,狻猊獅子,蝮蝎萬計,哮吼拿攫而爭前欲搏噬,或跳過其上,子春神色不動。」《五代史平話.周史.卷下》:「翰乃謂晟道:『有敕賜相公死!』晟神色不動。」
成語解釋 | 神色:神情面容。遇到意外或緊張的情勢,能鎮靜對待,表情不變。 |
---|---|
成語出處 | 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靈》卷十:“和尚當時被節度使拋向水中,神色不動,如今何得恁么地?” |
常用程度 | 常用成語 |
感情色彩 | 中性成語 |
成語用法 | 作謂語、定語;指人遇到意外或緊張 |
成語結構 | 主謂式成語 |
產生年代 | 古代成語 |
成語正音 | |
成語辨形 | |
近義詞 | 神色自若 |
反義詞 | 驚慌失措 |
成語例子 | 明·西湖漁隱主人《歡喜冤家》第二回:“一個翻轉,面色朝天,神色不動半毫。” |
成語謎語 |
遇到意外或緊張的情勢,能鎮靜對待,不改容貌
國語辭典面色、態度不因外在事物而改變。形容遇事鎮靜,臨危不變。《太平廣記.卷一一六.杜子春》:「俄而猛虎毒龍,狻猊獅子,蝮蝎萬計,哮吼拿攫而爭前欲搏噬,或跳過其上,子春神色不動。」《五代史平話.周史.卷下》:「翰乃謂晟道:『有敕賜相公死!』晟神色不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