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外施仁是什么意思
超越法律規定給予恩惠。指寬大處理。
亦作:[[法外施恩]]
國語辭典法紀之外,給以寬大處理。《鏡花緣.第四十五回》:「他既有這功勞,自應法外施仁,免其一死。」《兒女英雄傳.第十三回》:「當朝人最惱的貪官污吏,也還算法外施仁,止于把他革職,發往軍臺效力。」
成語解釋 | 舊時指寬大處理罪犯。 |
---|---|
成語出處 | 明 李清《三垣筆記 附識中》:“其馳驅通義一帶,亦不無微勞可憫。乞皇上法外施仁,俯從部議。” |
常用程度 | 常用成語 |
感情色彩 | 中性成語 |
成語用法 | 緊縮式;作賓語、分句;指寬大處理罪犯 |
成語結構 | 緊縮式成語 |
產生年代 | 古代成語 |
成語正音 | |
成語辨形 | |
近義詞 | 從寬發落 、法外施恩 |
反義詞 | |
成語例子 | 當朝的圣人最惱的貪官污吏,也還算法外施仁,止于把他革職,發往軍臺效力。(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十三回) |
成語謎語 |
超越法律規定給予恩惠。指寬大處理。
亦作:[[法外施恩]]
國語辭典法紀之外,給以寬大處理。《鏡花緣.第四十五回》:「他既有這功勞,自應法外施仁,免其一死。」《兒女英雄傳.第十三回》:「當朝人最惱的貪官污吏,也還算法外施仁,止于把他革職,發往軍臺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