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解釋 | 指曾參的母親聽到“曾參殺人”的傳聞接連三次,便信以為真,投杼而走,謂流言可畏。 |
---|---|
成語出處 | 《戰國策·秦策二》:“人告曾子母曰:‘曾參殺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殺人。’織自若。……其母懼,投杼逾墻而走。夫以曾參之賢與母之信也,而三人疑之,則慈母不能信也。” |
常用程度 | |
感情色彩 | 中性成語 |
成語用法 | 作賓語、定語;指流言可畏 |
成語結構 | 主謂式成語 |
產生年代 | 古代成語 |
成語正音 | |
成語辨形 | |
近義詞 | 曾參殺人 |
反義詞 | |
成語例子 | 聯以不明,雖有曾母投杼之疑,猶冀言者不信,以為國福。(《三國志 吳書 孫權傳》) |
成語謎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