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語分開解釋
相時 : 1.觀察時機。相時而動是什么意思
觀察時機而采取行動。 國語辭典觀察時機再采取行動。《左傳.隱公十一年》:「相時而動,無累后人,可謂知禮矣?!埂吨軙硭摹穑钗纳衽e傳》:「顯和具陳宜杜門晦跡,相時而動?!?/p>
成語解釋 | 相時:看準(zhǔn)時機。觀察對自己有利的時機而行動。 |
---|---|
成語出處 | 《左傳·隱公十一年》:“許無刑而伐之,服而舍之,度德而處之,量力而行之,相時而動,無累后人,可謂知禮矣?!?/td> |
常用程度 | 一般成語 |
感情色彩 | 中性成語 |
成語用法 | 作謂語、定語;用于處事 |
成語結(jié)構(gòu) | 偏正式成語 |
產(chǎn)生年代 | 古代成語 |
成語正音 | |
成語辨形 | |
近義詞 | 相機而行 |
反義詞 | |
成語例子 | 葉赫那拉·圖鴻《乾隆皇帝》第二章:“大丈夫相時而動,此所謂此一時,彼一時也!” |
成語謎語 |
觀察時機再采取行動。《左傳.隱公十一年》:「相時而動,無累后人,可謂知禮矣?!埂吨軙硭摹穑钗纳衽e傳》:「顯和具陳宜杜門晦跡,相時而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