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語分開解釋
一字 : 1.一個字。2.謂同一個字。3.指一種字體。漢熹平刊石之《周易》﹑《尚書》﹑《魯詩》﹑《儀禮》﹑《春秋》﹑《公羊》﹑《論語》七部經書,系蔡邕以隸書書寫。后因取別于魏正始之三體石經,稱"一字石經",或"鴻都石經"﹑"今字石經"。見《隋書.經籍志一》。4.另一個別名。5.指簡短的信札。6.謂物形如一字者。7.京劇髯口之一種。8.中藥量名。師 : 師(師)shī教人的人:老師。導師。師傅。師生。師徒。師德。良師益友。好(h刼 )為人師。擅長 詳細>>
一字師是什么意思
謂訂正一字之誤讀,即可為師。
國語辭典稱能改正或更動文句中一個字的老師。宋.陶岳《五代史補.卷三.僧齊己傳》:「齊己作早梅詩,有前村深雪里,昨夜數枝開之句,鄭谷改數枝為一枝,齊己不覺下拜,時人稱谷為一字師。」《紅樓夢.第一七、一八回》:「該死!該死!眼前現前之物,偏倒想不起,真可謂『一字師』了。從此后我只叫你師父,再不叫姐姐了。」也稱為「一字之師」。
一字師的網絡解釋
一字師(yī zì shī)五代著名詩僧齊己一次在下了一夜大雪的早上,發現有幾枝梅花已經開了,覺得開得很早,為了突出一個“早”字,便寫了一首《早梅》詩,其中有兩句:“前村深雪里,昨夜數枝開。”他對這兩句詩很滿意,便高興地拿著這首詩去請教詩友鄭谷。鄭谷看了幾遍后評點說:“數枝梅花開已經相當繁盛了,不足以說明‘早’,不如把‘數枝’改為‘一枝’更貼切。”齊己聽了,認為改得很好,欣然接受,并向鄭谷拜謝,后人便稱鄭谷為齊己的“一字師”。如今以此稱呼善改詩文的人;比喻一個人虛心學習的胸懷,即使比自己多認識一個字或了解一件事也可為自己的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