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語分開解釋
不識 : 1.不知道,不認識。2.西周刑法中三種可寬恕的條件之一。指誤殺。時務 : ①當前的形勢或要事:識時務者為俊杰。②指一般的事:日常時務。
不識時務是什么意思
不了解當前的情勢或潮流。 國語辭典原意是不識抬舉,后亦指不知時尚機運以求通達。《后漢書.卷三六.張霸傳》:「時皇后兄虎賁中郎將鄧騭,當朝貴盛,聞霸名行,欲與為交,霸逡巡不答,眾人笑其不識時務。」《三國演義.第四四回》:「今數人皆被操滅,天下無人矣。獨有劉豫州不識時務,強與爭權。」也作「不達時務」。
成語解釋 | 不識:不認識;務:事務;時務:當前的重大事情或形勢。不認識時代的潮流或當前的形勢。 |
---|---|
成語出處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張霸傳》:“時皇后兄虎賁中郎將鄧騭,當朝貴盛,聞霸名行,欲與結交,霸逡巡不答,眾人笑其不識時務。” |
常用程度 | 常用成語 |
感情色彩 | 貶義成語 |
成語用法 | 動賓式;作謂語;含貶義,形容人不明事理 |
成語結構 | 動賓式成語 |
產生年代 | 古代成語 |
成語正音 | 時,不能讀作“shì”。 |
成語辨形 | 時,不能寫作“事”。 |
近義詞 | 因循守舊 、不識時變、率由卓章 |
反義詞 | 不主故常 、因勢利導 、見風使舵 |
成語例子 | 什么年月了,還吃這碗飯,太不識時務了。(張潔《沉重的翅膀》) |
成語謎語 | 炎夏穿棉衣 |
原意是不識抬舉,后亦指不知時尚機運以求通達。《后漢書.卷三六.張霸傳》:「時皇后兄虎賁中郎將鄧騭,當朝貴盛,聞霸名行,欲與為交,霸逡巡不答,眾人笑其不識時務。」《三國演義.第四四回》:「今數人皆被操滅,天下無人矣。獨有劉豫州不識時務,強與爭權。」也作「不達時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