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語分開解釋
自顧 : 1.自念;自視。不暇 : 沒有時間;來不及:應接不暇|不暇他顧。
自顧不暇是什么意思
1.自己照顧不了自己。多指無暇顧及他人。 國語辭典自身難保,沒有余力再幫助他人。明.無名氏《運甓記.第五出》:「主勢孤危,自顧不暇,縱爾問鼎稱雄,誰敢興師鞠旅。」《精忠岳傳.第六回》:「倘然強盜兇狠,我們自顧不暇,那里還照應得你等。」也作「自救不暇」。近無力自顧反舍己救人
成語解釋 | 自己顧自己還來不及(顧:照顧;暇:空閑)。多指無法照顧別人。 |
---|---|
成語出處 | 《晉書 劉聰載記》:“彼方憂自固,何暇來耶!” |
常用程度 | 常用成語 |
感情色彩 | 中性成語 |
成語用法 | 主謂式;作謂語;用于個人或集體 |
成語結構 | 主謂式成語 |
產生年代 | 古代成語 |
成語正音 | 暇,不能讀作“jiǎ”。 |
成語辨形 | 暇;左邊不能寫作“目”。 |
近義詞 | 自身難保、明哲保身 |
反義詞 | 助人為樂 、慷慨解囊 、救死扶傷 |
成語例子 | 其以滿洲為可倚賴乎?彼自顧不暇,何有于漢人。(清 陳天華《獅子吼》第七回) |
成語謎語 | 天生我才必有用 |
自身難保,沒有余力再幫助他人。明.無名氏《運甓記.第五出》:「主勢孤危,自顧不暇,縱爾問鼎稱雄,誰敢興師鞠旅。」《精忠岳傳.第六回》:「倘然強盜兇狠,我們自顧不暇,那里還照應得你等。」也作「自救不暇」。近無力自顧反舍己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