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天下之大不韙是什么意思
語本《左傳.隱公十一年》:"犯五不韙,而以伐人,其喪師也,不亦宜乎?"后以"冒天下之大不韙"謂公然干普天下都認為是最大錯誤的事。
國語辭典韙,是。全句比喻不顧一切去做全天下人都認為不對的事。也作「犯天下之不韙」。
冒天下之大不韙的網(wǎng)絡解釋
釋義:不韙:不是,錯誤。做出普天下的人都認為不對的事情。指不顧輿論的譴責而去干所謂的壞事,去救壞人,無意中敗德,道德淪喪,可能沒有好報,因為自己無意識間犧牲自己的好,不小心有了些壞人的人品。
生僻成語小百科
伺瑕導隙 指尋釁生事。 »
貴不期驕 謂顯貴的人盡管不希望自己染上驕恣專橫的習氣,但它仍然在不知不覺中滋長起來了。語本《書·周官》:“位不期驕,祿不期侈。”孔傳:“貴不與驕期,而驕自至;富不與侈期,而侈自來,驕侈以行己,所以速亡。” »
守經(jīng)達權 經(jīng):正道,原則;權:權宜,變通。形容堅持原則而能變通、不固執(zh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