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語分開解釋
痛定 : 1.見"痛定思痛"。2.謂悲痛的心情趨于平靜。痛定思痛是什么意思
事后追憶痛苦的往事,痛苦更甚
國語辭典語本唐.韓愈〈與李翶書〉:「今而思之,如痛定之人,思當痛之時,不知何能自處也。」指事后追思當時所遭的痛苦,而更加傷心。《隋唐演義.第九八回》:「到后來痛定思痛,凡身之所經,目之所睹,耳之所聞,無一不足以助其悲思。」反至死不悟
法語 (expr. idiom.)? tirer une le?on d'une affaire facheuse
成語解釋 | 悲痛的心情平靜下來以后;回想遭受痛苦的情景;讓人震撼;也讓人警醒。形容所受痛苦的沉重;含有警醒的意思。痛:悲痛;哀苦;定:平靜。 |
---|---|
成語出處 | 唐 韓愈《與李翱書》:“今而思之,如痛定之人,思當痛之時,不知何能自處也。” |
常用程度 | 常用成語 |
感情色彩 | 中性成語 |
成語用法 | 復雜式;作謂語、定語、狀語;表示受挫折后的教訓 |
成語結構 | 復雜式成語 |
產生年代 | 古代成語 |
成語正音 | 思,不能讀作“shī”。 |
成語辨形 | |
近義詞 | 痛不欲生 、悲痛欲絕 |
反義詞 | 悠然自得 |
成語例子 | 境界危惡,層見錯出,非人世所堪。痛定思痛,痛何如哉!(宋 文天祥《指南錄后序》) |
成語謎語 | 好了傷疤不忘痛 |
事后追憶痛苦的往事,痛苦更甚
國語辭典語本唐.韓愈〈與李翶書〉:「今而思之,如痛定之人,思當痛之時,不知何能自處也。」指事后追思當時所遭的痛苦,而更加傷心。《隋唐演義.第九八回》:「到后來痛定思痛,凡身之所經,目之所睹,耳之所聞,無一不足以助其悲思。」反至死不悟
法語 (expr. idiom.)? tirer une le?on d'une affaire facheu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