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語分開解釋
偷合 : 1.茍且迎合。茍容 : 1.屈從附和以取容于世。
偷合茍容是什么意思
茍且迎合以取悅于人。亦作“偷合取容”
國語辭典茍且迎合,取悅別人,以求容身。《荀子.臣道》:「不恤君之榮辱,不恤國之臧否,偷合茍容,以之持祿養交而已耳,國賊也。」《新唐書.卷一三二.吳兢傳》:「臣誠恐天下骨鯁士以讜言為戒,橈直就曲,斵方為刓,偷合茍容,不復能盡節忘身,納君于道矣。」也作「偷合取容」、「茍合取容」。
成語解釋 | 偷:茍且。奉承迎合別人,使自己能茍且地生活下去。 |
---|---|
成語出處 | 先秦 荀況《荀子 臣道》:“不恤君之榮辱,不恤國之臧否,偷合敬容,以持祿養交而已耳,謂之國賊。” |
常用程度 | 常用成語 |
感情色彩 | 貶義成語 |
成語用法 | 緊縮式;作謂語、定語;含貶義 |
成語結構 | 緊縮式成語 |
產生年代 | 古代成語 |
成語正音 | |
成語辨形 | |
近義詞 | 偷合取容 |
反義詞 | |
成語例子 | 爾曹昔為相國,位極人臣,貪欲無厭,求利不止,偷合茍容。(明 趙弼《丹景報應錄》) |
成語謎語 |
茍且迎合以取悅于人。亦作“偷合取容”
國語辭典茍且迎合,取悅別人,以求容身。《荀子.臣道》:「不恤君之榮辱,不恤國之臧否,偷合茍容,以之持祿養交而已耳,國賊也。」《新唐書.卷一三二.吳兢傳》:「臣誠恐天下骨鯁士以讜言為戒,橈直就曲,斵方為刓,偷合茍容,不復能盡節忘身,納君于道矣。」也作「偷合取容」、「茍合取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