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散 ①散在各處;不集中:~活動 ㄧ山村的人家住得很~。 ②使分散:~注意力。 ③散發;分發:~傳單。
分開 ①人或事物不聚在一起:弟兄兩人~已經三年了ㄧ這些問題是彼此~而又聯系著的。 ②使分開:老趙用手~人群,擠到臺前ㄧ這兩件事要~解決。
斗爭 ①矛盾的雙方互相沖突,一方力求戰勝另一方:階級~ㄧ思想~ㄧ跟歪風邪氣作堅決的~。 ②群眾用說理、揭發、控訴等方式打擊敵對分子或壞分子:開~會。 ③努力奮斗:為建設美好的未來而~。
松散 ①散開:鈕扣松散。 ②不緊湊:文章寫得太松散。
分裂 ①整體的事物分開:細胞~。 ②使整體的事物分開:~組織。
勾結 為了進行不正當的活動暗中互相串通、結合:暗中~ㄧ~官府。
通常指在同一目標下,人們互相支持、幫助,保持思想和行動上的一致性。在中國社會主義條件下,黨的團結,全國各族人民的大團結,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根本保證。
(1)
(2) [harmony;friendship]∶和睦;友好
安定團結
(3) [unite;rally;close]∶聯合起來以完成共同目標
團結一致
(4) ∶指分散物聚攏成團;聚合
(1). 唐 宋 時地方民兵丁壯組織。亦指該類組織的士兵。《資治通鑒·唐代宗大歷十二年》:“又定諸州兵,皆有常數,其召募給家糧春冬衣者,謂之‘官健’;差點土人,春夏歸農,秋冬追集,給身糧醬菜者,謂之‘團結’。” 宋 李綱 《乞修軍政札子》:“團結、保伍廢,而無以相維持;教閲、戰陣廢,而無以習攻擊。” 宋 王禹偁 《前普州刺史康公預撰神道碑》:“招集團結,得刀手三千人,敗 劉澤 三萬人。自是賊勢稍沮。”
(2).組織;集結;聯合。 宋 司馬光 《涑水記聞》卷十三:“ 熙寧 中,朝廷遣 劉起 劉彝 相繼知 桂州 ,以圖 交趾 。 起 彝 作戰船,團結洞丁,以為保甲。” 宋 蘇軾 《乞增修弓箭社條約狀》之一:“自 澶淵 講和以來,百姓自相團結為弓箭社。”《明史·明玉珍傳》:“ 玉珍 與里中父老團結千餘人,屯 青山 。” 清 劉大櫆 《義士吳君傳》:“復團結鄉兵固守,而 漢陽 亦賴君以全。” 周恩來 《建設與團結》:“為了有效地工作,科學家必須團結。”
(3).指分散物聚攏成團。 明 包汝楫 《南中紀聞》:“其人色黑似墨,顛毛不及寸,皆團結如螺。” 清 張岱 《陶庵夢憶·龍山放燈》:“山下望如星河倒注,浴浴熊熊;又如 隋煬帝 夜游,傾數斛螢火於山谷間,團結方開,倚草附木迷迷不去者。”
(4).和睦;友好。 謝覺哉 《團結、謙虛、進步!》:“團結、謙虛是人類應有的本能,也是我們國家悠久的傳統。” 鄧小平 《貫徹調整方針、保證安定團結》四:“鞏固和發展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是全國人民的共同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