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山剩水 指國家領土大都淪陷后殘余的部分。也比喻未被消除而剩下來的事物。
一盤散沙 比喻力量分散,沒有組織起來。
銅駝荊棘 銅駝:銅制的駱駝,古代置于宮門外。形容國土淪陷后殘破的景象。
半壁江山 半壁:半邊;江山:比喻國家疆土。指在敵人入侵后殘存或喪失的部分國土。
豆剖瓜分 象瓜被剖開,豆從莢里裂出一樣。比喻國土被分割。
天下:指全國。原指統(tǒng)一的國家,現(xiàn)多指某一地區(qū)或某一機構不貫徹上級意圖而形成的獨立王國。也泛指為少數(shù)人所霸占的某一領域。
(1).統(tǒng)一全國。《尚書大傳》卷四:“當其效功也,于卜 洛邑 ,營 成周 ,改正朔,立宗廟,序祭祀,易犧牲,制禮樂,一統(tǒng)天下。”《三國演義》第一回:“ 漢 朝自 高祖 斬白蛇而起義,一統(tǒng)天下。”
(2).比喻為某種勢力或某些人所把持的局面。《醒世姻緣傳》第九五回:“他就是條活龍,也不過是一個,咱是一統(tǒng)天下的,別説合他惡照,就是輪替著斗他生氣,也管教氣殺他。” 魯迅 《<準風月談>前記》:“自然,車夫做的文章可以說是不通,是胡說,但這不通或胡說,就打破了遺少們的一統(tǒng)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