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狽 傳說狽是一種獸,前腿特別短,走路時要趴在狼身上,沒有狼,它就不能行動,所以用‘狼狽’形容困苦或受窘的樣子:十分~ㄧ今天外出遇到大雨,弄得~不堪。
土氣 ①不時行的式格、風格等,也指不時行:土里土氣|穿著很土氣。 ②地氣:緣土氣有早晚。
呆鈍
凡俗 平凡庸俗;平常:不同~ㄧ流于~。
木訥
(1) [natural and unrestrained;light-hearted;be lifted above the sordid bustel of life]∶ [神情舉止] 自然大方,不呆板,不拘束(神情瀟灑)
畫法瀟灑
(2) [negligent;un conventional]∶不拘謹的或無拘束的;不矯揉造作的
衣著瀟灑文雅
見“ 瀟灑 ”。
亦作“ 瀟灑 ”。
1.灑脫不拘、超逸絕俗貌。 唐 李白 《王右軍》詩:“ 右軍 本清真,瀟灑在風塵。” 宋 姜夔 《續書譜·真》:“古今真書之妙,無出 鐘元常 ,其次 王逸少 ,今觀二家之書,皆瀟灑縱橫,何拘平正?” 明 沉鯨 《雙珠記·京邸敘親》:“寓吾家后廊,瀟灑仙模樣。” 楊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五章:“ 道靜 立刻被他那爽朗的談吐和瀟灑不羈的風姿吸引得一改平日的矜持和沉默。”
(2).悠閑自在。 明 高攀龍 《與卞子靜書》:“兀坐家中無事,襟懷雖得瀟灑,而觸目民艱,未免時復攢眉。” 周而復 《白求恩大夫》三:“ 方主任 心里想:‘你倒瀟灑,閑著沒事,散散步,等著學習吧。’”
(3).凄清、寂寞貌。 唐 李德裕 《題奇石》詩:“藴玉抱清輝,閑庭日瀟灑;塊然天地間,自是孤生者。” 宋 蘇舜欽 《湘公院冬夕有懷》詩:“去年急雪寒窗夜,獨對殘燈觀陣圖……禪房瀟灑皆依舊,世路崎嶇有萬殊。” 元 無名氏 《猿聽經》第一折:“俺這山林瀟灑,古寺荒涼,惟仙人能往,豈俗士能通。” 清 王輅 《采桑子》詞:“蕓窗寂靜攤書好,一盞茶濃,瀟灑誰同?暗遞清琴隔院風。”
(4).幽雅、整潔。 唐 姚合 《溪路》詩:“此路何瀟灑,永無公卿跡。日日多往來,藜杖與桑屐。” 宋 文天祥 《官籍監》詩序:“予監一室頗瀟灑,明窗凈壁,樹影橫斜,可愛也。” 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一本第二折:“塔院側邊西廂一間房,甚是瀟灑,正可先生安下。”《警世通言·金明池吳清逢愛愛》:“如今搬在城里一個曲巷小樓,且是瀟灑。”
(5).清涼。 唐 李白 《游水西簡鄭明府》詩:“涼風日瀟灑,幽客時憩泊。五月思貂裘,謂言秋霜落。” 唐 司空圖 《歌者》詩之三:“清回煩暑成瀟灑,艷逐寒云變慘悽。”
(6).雨落貌。 唐 韋應物 《夏夜憶盧嵩》詩:“不知 湘 雨來,瀟灑在幽林。” 唐 權德輿 《和李大夫西山祈雨》:“瀟灑四冥合,空濛萬頃連。” 元 揭傒斯 《黃鵠山聽雨》詩:“瀟灑松上來,瑟縮花間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