癡呆 ①遲鈍;愚昧:一副癡呆相|假裝癡呆。 ②發呆:氣得癡呆了|癡呆地站著|神情癡呆。
笨拙 笨;不聰明;不靈巧:動作~ㄧ筆法~。
愚笨 1.亦作"愚夯"。 2.愚蠢笨拙;遲鈍不機靈。
愚鈍 愚笨遲鈍:他雖有點愚鈍,可學得極認真|東郭先生不但糊涂,而且愚鈍。
魯鈍 1.粗率,遲鈍。
拙笨 1.笨拙;不靈巧。
遲鈍 ①思想、感官、行動等反應慢,不靈敏:動作遲鈍|生性遲鈍|頭腦遲鈍。 ②不鋒利:刀太遲鈍。 ③聲音低沉粗重:沉重而遲鈍的聲響。
呆板 死板;不靈活,不生動:表情呆板|畫面很呆板。
①機靈乖巧:口角伶俐|你妹妹倒伶俐得可愛。
②干脆利落:除了后來禍患,豈不伶俐。
(1) [clever; bright; quick; witted]∶機靈;靈活
聰明伶俐的人
(2) ∶輕盈;輕巧
伶俐身材
(3) [with alacrity;readily]∶爽快;干脆
說話伶俐
(4) [just;clear]∶正當;清楚;干凈
做了些不伶俐的勾當
亦作“ 伶利 ”。
1.機靈;靈活。《朱子語類》卷三二:“仁,只似而今重厚底人;知,似今伶利底人。”《水滸傳》第四九回:“原來這 樂和 是一個聰明伶俐的人,諸般樂品,盡皆曉得,學著便會。” 周而復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八:“心里卻喜歡她的活潑伶俐。”
(2).輕盈;輕巧。《天雨花》第十一回:“我看你清清秀秀,伶俐身材,不知你可會些甚么本事?” 茅盾 《追求》三:“病房外,看護婦的伶俐的腳音,時遠時近地閣閣地響著。”
(3).爽快;干脆。 元 關漢卿 《五侯宴》第二折:“若是我無你箇孩兒伶俐些,那其間方得寧貼。” 明 湯顯祖 《紫釵記·劍合釵圓》:“要你兩頭迴避,不如死一頭伶俐。” 魯迅 《三閑集·我和<雨絲>的始終》:“ 譚正璧 先生有一句用我的小說的名目,來批評我的作品的經過的極伶俐而省事的話道:‘ 魯迅 始于“吶喊”而終于“徬徨”。’”
(4).正當;清楚;干凈。用于否定形式。 元 馬致遠 《黃粱夢》第二折:“我和 魏尚書 的兒子 魏舍 ,有些不伶俐的勾當。”《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五:“疑的是婦人家沒志行,敢怕獨自個一個時候極了,做下了些不伶俐的勾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