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斂 ①收割農(nóng)作物:霜晴收斂少在家,餅餌今冬不憂窄。 ②收租稅:收斂關(guān)市山林澤梁之利,以實(shí)官府。 ③減少;收束:收斂笑容|夕照漸漸收斂。 ④減輕行為不好的程度:任性使氣,不自收斂|到了中年,才逐漸收斂浮滑之氣。
斂跡 〈書〉①隱蔽起來,不敢再出頭露面:盜匪~ㄧ~潛蹤。 ②約束自己的言行:屏氣~。 ③退隱:~山林 ㄧ~避賢。
也作“猖蹶”。①恣意橫行;放肆無忌:劉備如此猖獗,真腹心之患也。
②傾覆;失敗:智術(shù)淺短,遂用猖獗。
(1) [unbridled violence;rampant]∶兇惡而放肆
外受流言,沉迷猖獗。——南朝梁· 丘遲《與陳伯之書》
舊時(shí)中國猖獗多年的天花,后來滅跡了
(2) ∶失敗;傾覆
而智術(shù)淺短,遂用猖獗,至于今日。——《三國志·諸葛亮傳》
亦作“ 猖蹶 ”。
1.任意橫行。 漢 賈誼 《新書·俗激》:“今世以侈靡相競(jìng),而上無制度……其餘猖蹶而趨之者,乃豕羊驅(qū)而往。”一本作“ 猖獗 ”。《北齊書·儒林傳·孫靈暉》:“﹝ 南陽王 ﹞ 綽 所為猖蹷, 靈暉 唯默默憂顇,不能諫止。”《三國演義》第四三回:“ 劉琮 孺子,聽信佞言,暗自投降,致使 曹操 得以猖獗。” 郭沫若 《芍藥及其他·小麻貓》:“小麻貓失掉,隔不一星期光景,老鼠又猖獗了起來。”
(2).猶兇猛。 宋 沉遼 《南巖導(dǎo)師贊》:“復(fù)有戾虎,咆哮猖獗。師不為駭,虎亦馴率。” 清 李漁 《閑情偶寄·飲饌·肉食》:“虎不食醉人,非不食也,因其醉勢(shì)猖獗,目為勁敵而防之也。” 魯迅 《朝花夕拾·五猖會(huì)》:“﹝五猖廟﹞神像是五個(gè)男人,也不見有什么猖獗之狀。”
(3).顛覆;失敗。《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義於天下,而智術(shù)淺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晉書·殷浩傳》:“進(jìn)軍 河 洛 ,修復(fù)園陵。不虞之變,中路猖蹶,遂令為山之功崩於垂成,忠款之志於是而廢。”《南齊書·劉善明傳》:“公神武世出,雖當(dāng)靜以待之,因機(jī)奮發(fā),功業(yè)自定。不可遠(yuǎn)去根本,自貽猖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