詛咒 原指祈求鬼神降禍于所恨之人,后泛指咒罵:否則厥口詛咒|她要詛咒這不平的世道。
天怒人怨 天公震怒,人民怨恨。形容為害作惡非常嚴重,引起普遍的憤怒。
怨聲載道 載:充滿。怨恨的聲音充滿道路。形容人民群眾普遍強烈不滿。
口誅筆伐
造謠生事 制造謠言,挑起事端。
歌、頌:頌揚。頌揚功績和德行。
[sing the praises of sb.;heap praises and eulogies on sb.] 作成歌詞頌揚功勞與美德,原有褒義;但是現在已經發展成為貶義,有阿諛逢迎的意思
歌功頌德今時事,側聽諸公出正音。——宋· 王灼《再次韻晁子興》
在封建時代,地主鄉紳為了拍地方官的馬屁,總是借老百姓的名義,送什么萬民傘、歌德碑之類的東西,為這些刮地皮的官吏歌功頌德
頌揚功績和恩德。語本《史記·周本紀》:“民皆歌樂之,頌其德。” 宋 王灼 《再次韻晁子興》之三:“歌功頌德今時事,側聽諸公出正音。”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太平天囯·醒世文》:“歌功頌德敬上帝,小心翼翼報天恩。” 胡適 《歸國雜感》:“明明是贓官污吏,我們偏要歌功頌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