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作 ①全身或身體的一部分的活動:這一節操有四個~ㄧ~敏捷。 ②活動;行動起來:彈鋼琴要十個指頭都~。
舉動 動作;行動:~緩慢ㄧ近來他有什么新的~?
活動 ①(肢體)動彈;運動:坐久了應該站起來~~ㄧ出去散散步,~一下筋骨。 ②為某種目的而行動:這一帶常有游擊隊~。 ③動搖;不穩定:這個桌子直~ㄧ門牙~了。 ④靈活;不固定:~模型 ㄧ~房屋 ㄧ條文規定得比較~。 ⑤為達到某種目的而采取的行動:野外~ㄧ文娛~ㄧ體育~ㄧ政治~。 ⑥指鉆營、說情、行賄:他為逃避納稅四處~。
步履 ①行步;行走:逃難的人們在寒風深雪中步履維艱。 ②腳步:步履輕松。
舉止 指姿態和風度;舉動:~大方ㄧ言談~。
行徑 ①小路:崎嶇行徑。 ②行為、舉動,多指不好的:無恥行徑|侵略行徑。
行動 ①走路;走動:行動不便|可以行動了,別誤了時間。 ②指為某種目的而進行的有意識的活動:時機來得不易,快行動。 ③行為;舉行:老人的行為深受人們的贊嘆。
作為 ①行為;所作所為:他的這種作為危害了集體的榮譽。 ②建樹;成就:在事業上無所作為。 ③可以做的事:大有作為。 ④當做;做為:作為一名演員|作為會議室。
手腳 ①舉止動作:手腳輕捷|手腳笨重。 ②暗中所做的不正當的行為:這件案子已有人做了手腳,一時很難查清。
心理學家對行為有各種不同的看法。如行為主義心理學把人與動物對刺激所作的一切反應都稱之為行為,包括外顯的行為和內隱的行為;格式塔心理學認為人的行為由人與環境的相互關系決定,行為指受心理支配的外部活動。現代心理學家一般認為,行為是有機體的外顯活動。
[action;behavior;conduct] 行偽。謂舉止行動;指受思想支配而表現出來的外表活動
亦作“行偽”。
謂舉止行動。《荀子·非十二子》:“今之所謂處士者,無能而云能者也,無知而云知者也,利心無足而佯無欲者也,行偽險穢而彊高言謹慤者也。” 劉師培 補釋:“行偽即行為。言所行所言均險穢,與上句利心對文,偽為古通,如《性惡篇》為字均作偽是也。” 巴金 《滅亡》第四章:“他在這一天只有像木偶一般地行為。”
亦作“行偽”。
指受思想支配而表現出來的外面活動。亦指生平事跡。 宋 曾鞏 《壽安縣太君張氏墓志銘》:“余之亡妻於夫人之孫女為第三而 光祿 之長女,知夫人之行為尤詳,故為之銘。” 曹禺 《雷雨》第二幕:“ 魯大海 :啍!這是假的,你們自己假作的電報來離間我們的。你們這種卑鄙無賴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