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明 1.開通而賢明。 2.通曉明了。 3.十分明亮。 4.喻指明月。 5.方言。猶通陳。
透后 暫無釋義
1.曉悟領會。
2.徹底。
3.能透過光線的。
4.常形容透亮;明白。
[transparent;clearing] [物體]光線能通過的
不透明的
透明體
(1).曉悟領會。 明 陳汝元 《金蓮記·郊遇》:“但曉理會玄詮,也曾透明佛證。”
(2).徹底。《二刻拍案驚奇》卷二十:“這老兒曉得 商 家有貲財,又是孤兒寡婦,可以欺騙,其家金銀雜物多曾經媳婦 商小姐 盤驗,兒子 賈成之 透明知道。”
(3).能透過光線的。 艾青 《曠野》詩:“不透明的白光里,彎曲著幾條淡褐色的不整齊的堤岸。” 蕭乾 《栗子》:“黑暗與寒冷把冬夜凝成塊不透明的固體。” 楊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二章:“她的臉龐是橢圓的、白晳的,晶瑩得好像透明的玉石。”
(4).常形容透亮;明白。 郭沫若 《高漸離》第四幕:“我近來的心比從前更透明得多了,看的東西也比從前看得更深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