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青 ①中國古代繪畫常用紅、青兩色,故稱畫為“丹青”。杜甫《丹青引·贈曹將軍霸》:“丹青不知老將至,富貴于我如浮云。”也可稱繪畫藝術為“丹青”。《晉書·顧愷之傳》:“尤善丹青,圖寫甚妙。”民間稱畫工為“丹青師傅”。 ②比喻堅貞。因丹青兩色不易變易:丹青不渝。
①用線條、色彩描繪出來的形象:這自然的景色,勝過任何一幅完美的圖畫。
②繪畫;描繪:圖畫其人于麒麟閣。
(1) [picture;drawing;painting]
(2) 繪畫
(3) 用線條、色彩描繪出來的形象(如油畫、素描或版畫)
(4) 比喻壯麗的江山
(5) ∶生動的描寫或形象的描繪
(6) [plan;scheme]∶謀劃
(1).繪畫。《史記·外戚世家》:“上居 甘泉宮 ,召畫工圖畫 周公 負 成王 也。” 唐 張泌 《春日旅泊桂州》詩:“溪邊物色宜圖畫,林伴鶯聲似管絃。”《西游記》第四九回:“內中有善圖畫者,傳下神影,這才是魚籃 觀音 現身。” 清 曾國藩 《圣哲畫像記》:“昔在 漢 氏,若 武梁祠 、 魯靈光殿 ,皆圖畫偉人事蹟。”
(2).用線條、色彩構成的形象或肖像。《漢書·趙充國傳》:“乃召黃門郎 揚雄 即 充國 圖畫而頌之。” 五代 齊己 《題畫鷺鷥兼簡孫郎中》詩:“曾向滄江看不真,卻因圖畫見精神。” 魯迅 《集外集·<奔流>編校后記二》:“因為圖畫是人類共通的語言,很難由第三者從中作梗的。”
(3).指地圖。 清 秋瑾 《黃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見日俄戰爭地圖》詩:“忍看圖畫移顏色?肯使江山付劫灰!”
(4).比喻壯麗的河山。 宋 蘇軾 《郁孤臺》詩:“入境見圖畫,鬱孤如舊游。”
(5).謀劃。 漢 東方朔 《非有先生論》:“圖畫安危,揆度得失。”《后漢書·光武帝紀上》:“ 光武 復為圖畫成敗。” 宋 秦觀 《謀主》:“所與圖畫者,雖父子兄弟有不得而知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