諂媚 巴結討好:諂媚權要。
奉承 用好聽的話恭維人,向人討好:~話。
阿諛 迎合別人的意思,說好聽的話(含貶義):~奉承 ㄧ~曲從。
諂諛 奉承拍馬:諂諛取容。
巴結 ①趨附、奉承:他為人耿直,從不巴結上司。 ②勤奮;努力:他工作特別巴結。
逢迎 說話和做事故意迎合別人的心意(含貶義):百般~ㄧ阿諛~。
趨奉 對某方面奉承討好:諂媚趨奉|三頭二面趨奉人。
獻媚 1.為討好別人而做出使人歡心的姿態﹑舉動。
媚諂 暫無釋義
趨附 向某方面依附:前往趨附|趨附權臣。
趨承 1.亦作"趍承"。 2.指就教,接受教益。 3.侍奉;侍候。 4.趨附奉承。 5.引申為迎合。
夤緣 1.攀援;攀附。 2.連絡;綿延。 3.循依而行。 4.比喻拉攏關系,阿上鉆營。
奉迎 ①奉承;逢迎:~上級。 ②敬辭,迎接:他是專程前來~諸位的。
市歡 1.博取別人歡心。
湊趣 1.亦作"湊趣"。 2.投合別人的興趣,使人高興。 3.逗笑取樂。
湊趣兒 1.逗趣取樂。如:他跟我是老搭檔,所以故意拿我湊趣兒。2.迎合別人的興趣;使高興。
①通過巴結、迎合來討得別人的歡心或稱贊:一味討好上司。
②收到好效果。多用于否定:吃力不討好。
(1) [ingratiate oneself with;fawn on sb.;curry favor with sb.]∶為得到好感或討人喜歡而去迎合某人
他在那里自吹自擂,他的舉止總是要討好這一地區的家庭主婦
(2) [have one's labour rewarded;be rewarded with a fruitful result]∶得到好效果
費力不討好
(1).奉承拍馬,獻殷勤,以求得他人好感。《醒世恒言·李汧公窮邸遇俠客》:“同僚官又在縣主面上討好,各備筵席款待。”《紅樓夢》第九回:“他不但不去管約,反‘助 紂 為虐’討好兒。” 清 秋瑾 《精衛石彈詞》第五回:“可笑討好無處討,祗落得 長門 冷落作幽囚。” 老舍 《四世同堂》十五:“像只格外討好的狗似的,總在人多的地方搖擺尾巴。”
(2).取得好效果。《老殘游記》第十三回:“他為自小兒沒受過這個折蹬,所以就種種的不討好。” 郭沫若 《屈原賦今譯<天問>解題》:“翻譯是非常困難的,很不容易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