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累 ①由于過度的勞動而感到疲乏:工作~。 ②敬辭,指讓人受累(用于請人幫忙做事):~你去一趟。
疲倦 1.疲乏;困倦。
疲乏 1.疲勞﹐困乏。
疲憊
疲勞 1.勞苦困乏。 2.因運動過度或刺激過強﹐細胞﹑組織或器官的機能或反應能力減弱。 3.因外力過強或作用時間過久而不能繼續起正常的反應。
委靡 意志消沉;精神頹唐:神態委靡|頹墮委靡,潰敗不可收拾。
怠倦 1.松懈倦怠。 2.借指松弛。
①疲乏困頓:士卒雖委頓,皆強起斫賊。
②衰弱:臣老病委頓,無益視聽。
[tired;weary;exhausted] 疲乏;憔悴
勢不支久,必自委頓。——《新唐書·韓愈傳》
委頓床枕
(1).頹喪;疲困。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容止》:“ 潘岳 妙有姿容,好神情。少時挾彈出 洛陽 道,婦人遇者莫不連手共縈之。 左太沖 絶丑,亦復效 岳 遨游,於是羣嫗齊共亂唾之,委頓而返。” 唐 韓愈 《論淮西事宜狀》:“譬如有人,雖有十夫之力,自朝及夕,常自大呼跳躍,初雖可畏,其勢不久必自委頓。”《儒林外史》第三五回:“長途不覺委頓,所以不曾便來晉謁。”《明史·李橒傳》:“ 橒 奮臂一呼,士卒雖委頓,皆強起斫賊,賊皆顛踣死城下。” 清 林則徐 《滇軺紀程》:“行,凌晨雨甚,道泥濘,輿人皆委頓。”
(2).衰弱;病困。《三國志·魏志·高貴鄉公髦》“車駕親率羣司,躬行古禮焉” 裴松之 注引《魏名臣奏》載太尉 華歆 表:“臣老病委頓,無益視聽。” 晉 干寶 《搜神記》卷一:“ 超 ( 弦超 )憂感積日,殆至委頓。” 宋 周密 《齊東野語·臺妓嚴蘂》:“一再受杖,委頓幾死。” 清 鈕琇 《觚賸·產卵》:“ 番禺縣 市穚村 民家女 謝氏 ……及分娩之期,腹痛經旬,委頓欲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