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 ①對立的兩個方面、相關的幾個方面在數量或質量上均等或大致均等:收支平衡|產、供、銷總體平衡|生態平衡。 ②幾股互相抵銷的力作用于一個物體上,使物體保持相對的靜止狀態:保持身體平衡|飛機失去了平衡。 ③平穩安適:心理平衡。
均勻 分布或分配在各部分的數量相同;時間的間隔相等:今年的雨水很~ㄧ鐘擺發出~的聲音 ㄧ把馬料拌得均均勻勻的。
①一致;統一:平均如一|天下平均,合為一家。
②均勻;無輕重或多少之分:平均分配|平均主義。
③將總數按份兒均勻計算:平均數|平均成績|平均工資。
(1)
平均每年增加百分之三
(2) ∶均勻,沒有輕重或多少之別
平均分攤
(1).齊一。《禮記·樂記》:“脩身及家,平均天下。”《國語·楚語下》:“ 楚國 之能平均,以能復先王之業者,夫子也。”《史記·滑稽列傳》:“天下平均,合為一家。” 明 李贄 《晁錯》:“夫 申 商 之術,非不可平均天下。”
(2).均勻,沒有輕重或多少之別。 漢 荀悅 《漢紀·高祖紀二》:“分肉甚平均,父老善之。”《北史·蘇綽傳》:“然宜令平均,使天下無怨……平均者,不舍豪強而徵貧弱,不縱姦巧而困愚拙。” 蕭軍 《大連丸上》:“‘到 青島 去--’,我心臟的跳動不平均了。”如:平均發展;平均分攤。
(3).猶平易。指人的品格態度。《北史·皮景和傳》:“ 景和 於武職中兼長吏事,又性識平均,故頗有美授。”
(4).按份兒均勻計算。 趙樹理 《三里灣》十二:“說起地面來,一個人平均種不到二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