憤恨 憤慨痛恨:不正之風,令人~。
憤怒 因極度不滿而情緒激動:~的人群 ㄧ~聲討侵略者的罪行。
憤慨 氣憤不平:無比~ㄧ無恥行為,令人~。
惱怒 1.憤怒,生氣。 2.惹怒。
生氣 ①不高興;發(fā)怒:你再鬧,我要生氣了|別惹老人家生氣。 ②活力;朝氣:虎虎有生氣|生氣勃勃。
憎恨 1.厭惡痛恨。
仇恨 1.因利害矛盾而產(chǎn)生的很深的怨恨。
憤恚 1.痛恨;怨恨。
義憤 對不合理或非正義的行動產(chǎn)生的憤慨:流氓行徑激起大家的義憤。
憤激 憤怒而激動:~的情緒。
憤懣 〈書〉氣憤;抑郁不平:~之情,溢于言表。
1.生氣憤恨。
2.情緒激憤。
[indignant;furious] 生氣憤恨
對他們感到十分氣憤
(1).生氣憤恨。《南史·胡蕃傳》:“ 蕃 氣憤,率左右十二人乘小船徑往。” 清 李漁 《奈何天·軟誆》:“我替你氣憤不過,幾時走將過去,譏誚他一番纔好。”也指因生氣而表現(xiàn)出來的憤慨情緒。 葉圣陶 《夜》:“他們兩個都和善,到這兒滿臉的氣憤,可還是透著和善。”
(2).情緒激憤。 唐 張說 《吊國殤文》:“君王按金鼓而氣憤,撫珠鈴而淚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