笨拙 笨;不聰明;不靈巧:動作~ㄧ筆法~。
癡呆 ①遲鈍;愚昧:一副癡呆相|假裝癡呆。 ②發呆:氣得癡呆了|癡呆地站著|神情癡呆。
愚笨 1.亦作"愚夯"。 2.愚蠢笨拙;遲鈍不機靈。
愚蠢 1.亦作"愚惷"。 2.愚笨,愚昧無知。
鳩拙 1.《禽經》:"鳩拙而安。"張華注:"鳩,鸤鳩也。《方言》云:蜀謂之拙鳥,不善營巢,取鳥巢居之,雖拙而安處也。"后用為自稱性拙的謙詞。
拙笨 1.笨拙;不靈巧。
昏庸 糊涂而愚蠢:老朽~。
昏聵 眼花耳聾。比喻頭腦糊涂,不明是非:神志~ㄧ~無能。
蒙昧 愚昧,不明事理:蒙昧無知|蒙昧落后。
無知 1.沒有知覺。 2.指失去知覺。 3.沒有知識,不明事理。 4.指不明事理的人。 5.無人知曉。 6.猶言沒有匹配。
迂曲 1.亦作"迂屈"。 2.迂回曲折。 3.不直捷,牽強附會。 4.滯塞,不開通。
屈曲 1.彎曲,曲折。 2.指事物的原委本末。 3.委曲,曲意遷就。
不開通,落后沒有知識:愚昧無知|這里還處于愚昧狀態。
[uneducated;ignorant] 愚蠢而不明事理
愚昧無知
(1).愚蠢而不明事理。 晉 郭璞 《蚍蜉賦》:“伊斯蟲之愚昧,乃先識而似悊。” 唐 劉禹錫 《代讓同平章事表》:“臣雖愚昧,嘗覽前言。” 明 唐順之 《復勘薊鎮邊務首疏》:“臣愚昧疎濶,不足以備使命,夙夜祗懼,不敢自寧。” 艾青 《光的贊歌》之五:“愚昧就是黑暗,智慧就是光明。”
(2).指愚蠢而不明事理的人。 明 謝榛 《四溟詩話》卷四:“圣賢不異轍,愚昧更深謀。” 清 采蘅子 《蟲鳴漫錄》卷一:“依托天主教,煽惑愚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