棄文就武 放棄文業(yè),改從武事。
棄文競武 暫無釋義
從戎:從軍,參軍。扔掉筆去參軍。指文人從軍。
[throw aside the writing brush and join the army;renounce the pen for the sword;give up civilion pursuits for a military career] 中國后漢班超家境窮困,在官府做抄寫工作,曾經(jīng)擲筆長嘆說,大丈夫應(yīng)當(dāng)在邊疆為國立功,哪能老在筆硯之間討生活呢!后人把文人從軍叫做投筆從戎
《后漢書·班超傳》:“﹝ 班超 ﹞家貧,常為官傭書以供養(yǎng)。久勞苦,嘗輟業(yè)投筆嘆曰:‘大丈夫無它志略,猶當(dāng)效 傅介子 、 張騫 立功異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筆研間乎?’”后立功 西域 ,封 定遠(yuǎn)侯 。因以“投筆從戎”為棄文就武的典故。 唐 陳子昂 《為金吾將軍陳令英請免官表》:“臣幸以常才,文武兼闕,始年十八,投筆從戎。” 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崔秀才》:“盍投筆從戎,聊博升斗?” 楊沫 《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二七章:“如果我現(xiàn)在是二十幾歲的青年,我要立刻投筆從戎,雪此國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