遁世 〈書〉避世;避開現實社會而隱居:~絕俗。
豹隱 1.漢劉向《列女傳.陶答子妻》:"妾聞南山有玄豹,霧雨七日而不下食者,何也?欲以澤其毛而成文章也,故藏而遠害。"后因以"豹隱"比喻潔身自好,隱居不仕。
隱居 居住在偏僻鄉野或山林等處不愿做官:因抱負和才能不得施展,遂隱居山野。
1.隱居,不出仕。
2.深居。
3.僻靜的居處。
4.墓室。
(1)
(2) ∶寧靜的住所
(1).隱居,不出仕。《禮記·儒行》:“儒有博學而不窮,篤行而不倦,幽居而不淫,上通而不困。” 孔穎達 疏:“幽居,謂未仕獨處也。”《后漢書·逸民傳·法真》:“幽居恬泊,樂以忘憂。”
(2).深居。《漢書·蒯通傳》:“婦人有夫死三日而嫁者,有幽居守寡不出門者。”《舊唐書·劉子玄傳》:“而近代史局,皆通籍禁門,幽居九重,欲人不見。” 明 高啟 《江上雨中》詩:“幽居常日無來客,何況瀟瀟雨滿村。”
(3).僻靜的居處。 元 洪希文 《幽居》詩:“投老安閑世味疏,深深水竹葺幽居。”
(4).墓室。 林紓 《張母謝夫人墓志銘》:“惟母之幽居,永宅於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