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助 幫助:~老弱ㄧ~困難戶。
救濟(jì) 用金錢或物資幫助災(zāi)區(qū)或生活困難的人:~費(fèi)ㄧ~糧ㄧ~難民。
幫助 替人出力、出主意或給以物質(zhì)上、精神上的支援:互相~ㄧ~災(zāi)民。
搭救 救援,使人脫離危難:搭救被洪水圍困的群眾。
接濟(jì) 在物質(zhì)上援助:~糧草 ㄧ~物資 ㄧ他經(jīng)常~那些窮困的青年。
救援 援救。
拯救 1.挽救;救濟(jì)。
搶救 1.在危急情況下突擊救護(hù)。
挽救 盡力補(bǔ)救,使之脫離危險的境地:挽救國家|全力挽救病人的生命是醫(yī)生的天職。
支援 1.支持,援助。
支持 ①撐住;勉強(qiáng)維持:在壓力面前,他有點(diǎn)支持不住了|他知道城中糧食不多,最多支持一個月。 ②支援;贊助:互相支持|支持世界人民爭取和平的斗爭。 ③照料;應(yīng)付:家中自有兄弟支持,不必掛懷|叫道人支持這些轎夫馬夫,上下人等。
援手 1.伸手拉人一把以解救其困厄。語出《孟子.離婁上》:"天下溺,援之以道;嫂溺,援之以手。" 2.泛指援助。
援助 1.支援;幫助。
解救 使脫離危險或困難:~危難ㄧ~受災(zāi)的同胞。
布施 佛教施舍給他人財物、體力和智慧以求積累功德直至解脫的修行方法。以財物與人稱為“財布施”,說法度人是“法布施”,救人厄難是“無畏布施”。
賑濟(jì) 1.以財物救濟(jì)。
周濟(jì) ①以財物幫助接濟(jì):虧得嬸子時常周濟(jì),才能勉強(qiáng)度日。 ②周濟(jì)(1781-1839)。清代詞人。字保緒、介存,號未齋、止庵,荊溪(今江蘇宜興)人。嘉慶年間進(jìn)士。官至淮安府學(xué)教授。常州詞派代表作家之一。有《味雋齋詞》、《介存齋論詞雜著》等。
拯濟(jì) 1.救助;救濟(jì)。
營救 1.援救。
急救 緊急救治:~危重病人。
救助 拯救和援助。
1.幫助;援助。
[rescue;save] 援助解救,使脫離危難
援救一個落水兒童
幫助;援助。《后漢書·臧洪傳》:“城中糧盡,外無援救。” 清 許秋垞 《聞見異辭·救縊投軍》:“主感援救之恩,酬以白金三十兩。” 巴金 《家》十四:“他眼看著他們向那個深淵走去,卻無法援救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