損兵折將是什么意思
大量喪失士兵并損折了將領。形容作戰慘遭失敗
一敗于定州,再敗于真定,損兵折將,連自成自己也帶了箭傷。——郭沫若《甲申三百年祭》
國語辭典作戰失敗,損失了兵將。《三國演義.第八四回》:「蜀兵勢大,難以破之,空自損兵折將耳。」《孤本元明雜劇.活拏蕭天佑.頭折》:「但行兵便是損兵折將,不如講和為上。」也作「損將折兵」、「損軍折將」。
成語解釋 | 軍士和將領都遭到損失。 |
---|---|
成語出處 |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81回:“損兵折將,必然瞞著天子。” |
常用程度 | 常用成語 |
感情色彩 | 中性成語 |
成語用法 | 聯合式;作謂語;含貶義,指打了敗仗 |
成語結構 | 聯合式成語 |
產生年代 | 古代成語 |
成語正音 | |
成語辨形 | |
近義詞 | 賠了夫人又折兵 、損軍折將 |
反義詞 | 大獲全勝 |
成語例子 | 郭沫若《甲申三百年祭》:“一敗于定州,再敗于真定,損兵折將,連自成自己也帶了箭傷。” |
成語謎語 |
大量喪失士兵并損折了將領。形容作戰慘遭失敗
一敗于定州,再敗于真定,損兵折將,連自成自己也帶了箭傷。——郭沫若《甲申三百年祭》
國語辭典作戰失敗,損失了兵將。《三國演義.第八四回》:「蜀兵勢大,難以破之,空自損兵折將耳。」《孤本元明雜劇.活拏蕭天佑.頭折》:「但行兵便是損兵折將,不如講和為上。」也作「損將折兵」、「損軍折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