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語分開解釋
豈弟 : 1.和樂平易。君子 : 古代指地位高的人,后來指人格高尚的人:正人~ㄧ以小人之心度~之腹。
豈弟君子是什么意思
和樂平易而厚道的人。 國語辭典和藹可親、平易近人的有德君子。《詩經.大雅.泂酌》:「豈弟君子,民之父母。」《儒林外史.第四回》:「遠遠望見老父母兩朵高眉毛,一個大鼻梁,方面大耳,我心里就曉得是一位豈弟君子。」也作「愷弟君子」、「愷悌君子」。
豈弟君子的網絡解釋
成語指和樂平易而厚道的人。
豈弟,通“愷悌”。愷,和樂、和善。悌,敬重兄長。
君子,有德行的人。
成語解釋 | 和樂平易而厚道的人。 |
---|---|
成語出處 | 《詩經·小雅·青蠅》:“豈弟君子,無信讒言。” |
常用程度 | |
感情色彩 | 中性成語 |
成語用法 | 作賓語;指厚道的人 |
成語結構 | 偏正式成語 |
產生年代 | 古代成語 |
成語正音 | |
成語辨形 | |
近義詞 | 愷悌君子 |
反義詞 | |
成語例子 | 轎子將近,遠遠望見老父母兩朵高眉毛,一個大鼻梁,方面大耳,我心里就曉得是一位豈弟君子。★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回 |
成語謎語 |
和藹可親、平易近人的有德君子。《詩經.大雅.泂酌》:「豈弟君子,民之父母。」《儒林外史.第四回》:「遠遠望見老父母兩朵高眉毛,一個大鼻梁,方面大耳,我心里就曉得是一位豈弟君子。」也作「愷弟君子」、「愷悌君子」。
成語指和樂平易而厚道的人。
豈弟,通“愷悌”。愷,和樂、和善。悌,敬重兄長。
君子,有德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