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崖勒馬是什么意思
行至陡崖,將馬勒住,不繼續(xù)前進。比喻面臨危險及時醒悟回頭
此書生懸崖勒馬,可謂大智矣。——清· 紀昀《閱微草堂筆記》
國語辭典瀕臨懸崖而能及時勒住奔馬。引申為人們警悟險境,及時回頭。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八.如是我聞二》:「書生曰:『然則子魅我耳。』推枕遽起,童亦艴然去。書生懸崖勒馬,可謂大智慧矣。」也作「臨崖勒馬」。近回頭是岸
成語解釋 | 在高高的山崖邊上勒住馬。比喻到了危險的邊緣及時清醒回頭。勒:收住韁繩。 |
---|---|
成語出處 | 元 鄭德輝《智勇定齊》:“呀,你如今船到江心補漏遲,抵多少臨崖勒馬才收騎。” |
常用程度 | 常用成語 |
感情色彩 | 中性成語 |
成語用法 | 偏正式;作謂語、定語、分句;用于勸誡人 |
成語結構 | 偏正式成語 |
產生年代 | 古代成語 |
成語正音 | 勒,不能讀作“l(fā)ēi”。 |
成語辨形 | 勒,不能寫作“樂”。 |
近義詞 | 臨崖勒馬 |
反義詞 | 執(zhí)迷不悟 |
成語例子 | 您鑄成大錯在前,已經(jīng)對不起天地祖宗,趕快懸崖勒馬吧!(華而實《漢衣冠》三) |
成語謎語 |
行至陡崖,將馬勒住,不繼續(xù)前進。比喻面臨危險及時醒悟回頭
此書生懸崖勒馬,可謂大智矣。——清· 紀昀《閱微草堂筆記》
國語辭典瀕臨懸崖而能及時勒住奔馬。引申為人們警悟險境,及時回頭。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八.如是我聞二》:「書生曰:『然則子魅我耳。』推枕遽起,童亦艴然去。書生懸崖勒馬,可謂大智慧矣。」也作「臨崖勒馬」。近回頭是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