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語分開解釋
半面 : 東漢應奉記憶力極強,曾有一車匠開門露出半邊臉看他,十多年后,應奉在路上竟能認出此人。后用為初識或僅見過一面之意:半面之交。半面之舊是什么意思
謂只見過一次面的舊交。 國語辭典形容人記憶很好,只見一面,數十年不忘。典出《后漢書.卷四八.應奉傳》唐.章懷太子注引謝承書。后借以形容非熟識的交情。唐.白居易〈與元九書〉:「初應進士時,中朝無緦麻之親,達官無半面之舊。」也作「半面之交」。近半面之交
成語解釋 | 半面:見過面;舊:原先,引申為舊友。指只見過一面的舊交 |
---|---|
成語出處 | 唐 白居易《與元九書》:“初應進士時,中朝無緦麻之親,達官無半面之舊。” |
常用程度 | 常用成語 |
感情色彩 | 中性成語 |
成語用法 | 作賓語、定語;指一面之緣 |
成語結構 | 偏正式成語 |
產生年代 | 古代成語 |
成語正音 | |
成語辨形 | |
近義詞 | 半面之交 |
反義詞 | 莫逆之交 |
成語例子 | 初應進士時,中朝無緦麻之親,達官無半面之舊。(唐 白居易《與元九書》) |
成語謎語 |
形容人記憶很好,只見一面,數十年不忘。典出《后漢書.卷四八.應奉傳》唐.章懷太子注引謝承書。后借以形容非熟識的交情。唐.白居易〈與元九書〉:「初應進士時,中朝無緦麻之親,達官無半面之舊。」也作「半面之交」。近半面之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