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若罔聞是什么意思
放在一邊,好像沒有聽見似的。指不去過問或不予關心。
國語辭典雖有耳聞,卻好像沒有聽到一樣不加理會。明.朱國楨《涌幢小品.卷九.閣臣相搆》:「當中書言時,沈宜厲聲力折,只因心中惱他,置若罔聞。」《七俠五義.第五九回》:「丁大爺只管盤詰,北俠卻毫不介意,置若罔聞。」近置之不理,置之度外,充耳不聞
成語解釋 | 置:放;若:好像;罔:沒有;聞:聽見。放在一邊;好像沒有聽見一樣;形容聽見了而不加理睬。 |
---|---|
成語出處 | 明 朱國禎《涌幢小品》:“當中書言時,沈宜厲聲力折,只因心中惱他,置若罔聞。” |
常用程度 | 常用成語 |
感情色彩 | 貶義成語 |
成語用法 | 偏正式;作謂語、賓語;含貶義 |
成語結構 | 偏正式成語 |
產生年代 | 古代成語 |
成語正音 | 置,不能讀作“zhǐ”。 |
成語辨形 | 置,不能寫作“知”;罔,不能寫作“岡”或“網”。 |
近義詞 | 置之不理 、置之度外 、熟視無睹 |
反義詞 | 如雷灌耳 、刮目相看 、聚精會神 |
成語例子 | 寧榮兩府上下內外人等,莫不歡天喜地,獨有寶玉置若罔聞。(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十六回) |
成語謎語 |
放在一邊,好像沒有聽見似的。指不去過問或不予關心。
國語辭典雖有耳聞,卻好像沒有聽到一樣不加理會。明.朱國楨《涌幢小品.卷九.閣臣相搆》:「當中書言時,沈宜厲聲力折,只因心中惱他,置若罔聞。」《七俠五義.第五九回》:「丁大爺只管盤詰,北俠卻毫不介意,置若罔聞。」近置之不理,置之度外,充耳不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