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語分開解釋
巫山 : 1.戰國宋玉《高唐賦》序:"昔者先王嘗游高唐,怠而晝寢。夢見一婦人,曰:'妾巫山之女也,為高唐之客。聞君游高唐,愿薦枕席。'王因幸之。去而辭曰:'妾在巫山之陽,高丘之阻,旦為朝云,暮為行雨,朝朝暮暮,陽臺之下。'旦朝視之,如言,故為之立廟,號曰朝云。"后遂用為男女幽會的典實。2.山名。在四川﹑湖北兩省邊境。北與大巴山相連,形如"巫"字,故名。長江穿流其中,形成三峽。云雨 : ①楚王游高唐,夢見巫山神女薦枕席,自稱:“旦為朝云,暮為行雨,朝朝暮暮,陽臺之下。”見宋玉《高唐賦序》。后用“云雨”為男女歡合之典。②比喻人情世態反覆無常。語出杜甫《貧交行》詩:“翻手作云覆手雨。”③比喻恩澤:托日月之末光,被云雨之渥澤。
巫山云雨是什么意思
語出宋玉《高唐賦》序:楚懷王夢與神女相會,神女說:“妾巫山之女也”,“妾在巫山之陽,高丘之阻,旦為朝云,暮為行雨。”后用來指男女幽會合歡。國語辭典戰國時楚懷王、襄王并傳有游高唐、夢巫山神女自愿薦寢事。見《文選.宋玉.高唐賦.序》、《文選.宋玉.神女賦.序》。巫山云雨比喻男女歡合。《精忠岳傳.第三五回》:「十二巫山云雨會,襄王今夜上陽臺。」亦用于形容自然界的云情雨態。唐.李白〈江上寄巴東故人〉詩:「漢水波浪遠,巫山云雨飛。」也作「云雨高唐」、「云雨巫山」。
巫山云雨的網絡解釋
原指楚國神話傳說中巫山神女興云降雨的事。后人誤解其義,因而用以稱男女歡合。
巫山云雨語出戰國·楚·宋玉《高唐賦》:“妾在巫山之陽,高丘之阻。旦為朝云,暮為行雨,朝朝暮暮,陽臺之下。”
巫山云雨是由神女幻化而成的自然現象,根據原始宗教觀念,神女與國王交合是天地交會,能夠產生降雨,進而使谷物豐收、人民富足、國家強盛。
國王與神女交媾致雨并促進豐收、富足和強盛的觀念是特定民俗背景下的產物,后來由于文化背景的改變,后人大多對這一古老觀念并不了解,加上男歡女愛又是最貼近人們生活的,最易被人聯想起來,才將原本神圣莊嚴的國家大事誤解為纏綿的兒女情長,乃至其成為男歡女愛的代名詞。
巫山云雨神話本意指的是國王與仙女的交合能使人口繁衍、民族興旺,而后世引申出來的意思則側重男女歡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