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語分開解釋
三魂 : 1.道家謂人有三魂:一曰爽靈,二曰胎元,三曰幽精。見《云笈七簽》卷十三。七魄 : 1.道家謂人有七魄,各有名目。第一魄名尸狗,第二魄名伏矢,第三魄名雀陰,第四魄名吞賊,第五魄名非毒,第六魄名除穢,第七魄名臭肺。見《云笈七簽》卷五四。
三魂七魄是什么意思
魂魄,靈魂
在酷刑面前那個叛徒的三魂七魄都嚇丟了
國語辭典道家謂人身有三魂七魄。三魂即胎光、爽靈、幽精;七魄計有尸狗、伏矢、雀陰、吞賊、非毒、除穢、臭肺。《抱樸子.內篇.地真》:「欲得通神,當金水分形,形分則自見其身中之三魂七魄。」《金瓶梅.第四七回》:「驚駭六葉連肝膽,諕壞三魂七魄心。」也作「七魄三魂」。
三魂七魄的網絡解釋
魂:舊指能離開人體而存在的精神;魄:舊指依附形體而顯現的精神。道家語,其稱人之魂魄由“三魂七魄”組成,科學尚無法證明宗教所言魂魄可離體或輪回,以及魂魄組成是否正確。
三魂:1.道家謂人有三魂:一曰胎光,二曰爽靈,三曰幽精,見《云笈七簽》卷五十四。
儒家謂人有魂魄《左傳.昭公二十五年》:“心之精爽,是謂魂魄;魂魄去之,何以能久?”《昭公七年》:“人生始化曰魄,即生魄,陽曰魂;用物精多,則魂魄強。”孔穎達疏:“魂魄,神靈之名,本從形氣而有;形氣既殊,魂魄各異。附形之靈為魄,附氣之神為魂也。附形之靈者,謂初生之時,耳目心識、手足運動、啼呼為聲,此則魄之靈也;附所氣之神者,謂精神性識漸有所知,此則附氣之神也。”
七魄:1.道家謂人有七魄,各有名目。第一魄名尸狗,第二魄名伏矢,第三魄名雀陰,第四魄名吞賊,第五魄名非毒,第六魄名除穢,第七魄名臭肺,見《云笈七簽》卷五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