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語分開解釋
吐哺 : 1.吐出嘴里食物。2.亦作"吐餔"。極言殷勤待士。3.魚名。握發 : 1.見"握發吐哺"。
吐哺握發是什么意思
《史記·魯周公世家》載:周公旦為延攬天下賢士,有時甚至“一沐三握發,一飯三吐哺”。哺:口中所含食物。意謂洗發時多次挽束頭發停下來不洗,進食時多次吐出食物停下來不吃,急于迎客。后因以“吐哺握發”形容為延攬人才而忙碌操心。國語辭典比喻求賢殷切。參見「握發吐哺」條。宋.陸游〈謝費樞密啟〉:「雖吐哺握發之勞,曾靡遺于一士,然引坐解顏之遇,顧豈在于他人。」
成語解釋 | 哺:口呂咀嚼著的食物。吃飯時多次吐出口中的食物,洗頭時多次把頭發握在手中。比喻為了招攬人才而操心忙碌。 |
---|---|
成語出處 | 西漢 韓嬰《韓詩外傳》第三卷:“吾一沐三握發,一飯三吐哺,猶恐失天下之士。” |
常用程度 | |
感情色彩 | 褒義成語 |
成語用法 | 聯合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
成語結構 | 聯合式成語 |
產生年代 | 古代成語 |
成語正音 | |
成語辨形 | |
近義詞 | 禮賢下士 、吐哺捉發 |
反義詞 | |
成語例子 | 周公在周盛時,天下太平,四夷賓服,猶且吐哺握發,以納天下賢士。(明 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十八回) |
成語謎語 |
比喻求賢殷切。參見「握發吐哺」條。宋.陸游〈謝費樞密啟〉:「雖吐哺握發之勞,曾靡遺于一士,然引坐解顏之遇,顧豈在于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