蠢材
蠢才 1.見"蠢儕"。
庸才 1.見"庸材"。
庸人 1.平常的人。 2.指見識淺陋﹑沒有作為的人。
白癡 ①一種弱智疾病,往往伴隨語言表達障礙、手腳動作遲鈍等癥狀。也指患弱智病的人。 ②長篇小說。俄國陀思妥耶夫斯基作于1868年。公爵梅什金有一顆仁愛之心,總想用感化的手段來改變生活中的罪惡。在菲利波夫娜陷入困境時,公爵向她求婚,但她認為公爵只是出于對她的同情,沒有接受。她不愿被人玩弄,終遭殺害。公爵的信念始終沒能為周圍的人造福。
笨蛋 蠢人(罵人的話)。
①特殊的智慧和才能,也指有天才的人。天才是存在的,但天才不是天賦的,主要靠后天的社會實踐和主觀努力。
②長篇小說。美國德萊塞作于1915年。尤金·威特拉是一位有藝術天才的青年畫家。他的初期作品有批判現實的進步傾向。然而在“為金錢而藝術”的思想腐蝕下,他日趨墮落,不僅拋棄了健康的藝術,而且養成好色惡癖,最后身敗名裂,家破人亡。
[genius;talent;endowment;gift] 天賦的才能;卓絕的創造力、想象力;天然的資質
他有藝術天才
少有的幸運的天才如居里夫婦、達爾文、牛頓
(1).天賦的才能;卓絕的創造力、想象力。《三國志·蜀志·周群傳》:“時州后部司馬 蜀郡 張裕 亦曉占候,而天才過 羣 。” 元 辛文房 《唐才子傳·李白》:“十歲通五經,自夢筆頭生花,后天才贍逸。” 清 阮葵生 《茶馀客話》卷三:“ 張南華 詹事,今之謫仙也。天才敏捷,詩具宿慧,興到成篇,脫口而出,妥帖停勻。” 杜鵬程 《保衛延安》第三章:“這位天才的軍事家象普通勞動人民一樣質樸、淳厚。”
(2).指具有天賦的才能的人。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勉學》:“必有天才,拔羣出類,為將則闇與 孫武 吳起 同術,執政則懸得 管仲 子產 之教。”《新唐書·文藝傳上·王勃》:“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其文輒報。一再報,語益奇,乃矍然曰:‘天才也!’” 魯迅 《花邊文學·奇怪》:“世界上有許多事實,不看記載,是天才也想不到的。”
(3).天然的資質。 三國 魏 嵇康 《與山巨源絕交書》:“足下見直木必不可以為輪,曲者不可以為桷,蓋不欲以枉其天才,令得其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