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豫 遲疑不決:意尚猶豫|猶豫不決|欲從靈氛之吉占兮,心猶豫而狐疑。
不決 暫無釋義
①拿主意;做決定:無從~ㄧ請您最后~。
②決定事情的魄力:他做事很有~。
(1)
去不去,今天會上決斷
(2) [resolution;decisiveness]∶有魄力
有決斷的人
(3) ∶做出的最后決定
成敗在于決斷
亦作“決斷”。
1.做決定;拿主意。《呂氏春秋·決勝》:“勇則能決斷。”《舊唐書·宇文融傳》:“ 融 乃馳傳巡歷天下,事無大小,先牒上勸農使而后申中書,省司亦待 融 指撝而后決斷。” 燕谷老人 《續孽海花》第四八回:“我拿不定主意,所以請先生和 超如 替我決斷一下子。”
(2).謂做出的決定。 曹禺 等《膽劍篇》第一幕:“臣以為應該把大王的王道武功,尤其是赦免 勾踐 的大仁大義的決斷,全部刻在碑上。”
(3).判定案情或事情。《后漢書·王符傳》:“鄉亭部吏,亦有任決斷者,而類多枉曲。” 宋 孔平仲 《續世說·奸佞》:“ 蘇味道 為宰相,云:‘處事不欲決斷明白……但模棱持兩端可矣。’時人號為 蘇模棱 。” 元 關漢卿 《四春園》第二折:“有甚么合僉押的文書,決斷的重囚,押上廳來。”
(4).果斷。《史記·淮陰侯列傳》:“貴賤在於骨法,憂喜在於容色,成敗在於決斷。”《初刻拍案驚奇》卷三八:“此時連 劉員外 也不料媽媽如此決斷。”
(5).指決定事情的魄力。 清 徐士鸞 《宋艷·耿直》:“果有決斷,達通事理。” 茅盾 《子夜》十九:“他現在連這一點決斷都沒有了。”